智慧树网课答案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化学 -> 高校邦物理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文章标题:
高校邦物理化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物理化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
选项:
A:十八世纪中叶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M. V. Lomomnocov)使用了“物理化学”术语
B:19世纪中叶提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C:1887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瓦尔德(W. 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J. H. van't Hoff) 创办德文《物理化学杂志》
D:1906-1920年建立能斯特(Nernst)热定理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答案: 【1887年德国科学家奥斯瓦尔德(W. Ostwald)和荷兰科学家范特霍夫(J. H. van't Hoff) 创办德文《物理化学杂志》】

2、判断题:
狭义物理化学可以看作是格物致知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判断题:
广义物理化学可以看作是格物明德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生任务的是( )。
选项:
A:明德
B:孝弟
C:仁爱
D:享受
答案: 【享受】

5、多选题:
人生奋斗的自然依据是什么( )。
选项:
A:天行健
B:地势坤
C:智者乐
D:仁者寿
答案: 【天行健;地势坤】

6、单选题:
“学士(bachelor)”在社会上的内涵是什么( )。
选项:
A:本科生
B:“白吃饭”的人
C: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D:单身生活的人
答案: 【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7、多选题:
狭义物理化学的任务是什么( )。
选项:
A:物质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
B:物质变化的速率和机制问题
C: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关系问题
答案: 【物质变化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物质变化的速率和机制问题;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间的关系问题】

8、判断题:
狭义物理化学就是经典物理化学,将经典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认识阐释人文学科内容,就形成了广义物理化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9、判断题:
物理化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将该其学科知识应用于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就会形成了广义物理化学。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多选题:
物理化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选项:
A:化学热力学
B:化学动力学
C:结构化学
D:统计热力学
E:物理化学专题
答案: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统计热力学;物理化学专题】

第一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理想气体压强、温度和体积之间满足的关系是
选项:
A:PV=nR(T-a)
B:PV=nRT
C:P(V-a)=nRT
D:(P-a)V=nRT
答案: 【PV=nRT】

2、多选题:
理想气体是忽略了

选项:
A:分子自身的体积
B:未做任何忽略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D:温度的影响



答案: 【分子自身的体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单选题:
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其经历一循环过程后,作功W= 400 J,则该过程的热量Q为:
选项:
A:(B) 因未指明是可逆过程,无法确定
B:(C) 400 J
C:(D) -400 J
D:(A) 0
答案: 【(D) -400 J】

4、单选题: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问WT和WA的关系如何?
选项:
A:(C) WT =WA
B:(B) WT C:(D) WT和WA无确定关系
D:(A) WT>WA
答案: 【(B) WT
5、单选题:
封闭体系从 A 态变为 B 态,可以沿两条等温途径:甲)可逆途径;乙)不可逆途径则下列关系式: ⑴ ΔU可逆> ΔU不可逆 ⑵ W可逆 > W不可逆 ⑶ Q可逆 > Q不可逆 ⑷ ( Q可逆 - W可逆) > ( Q不可逆 - W不可逆)正确的是:

选项:
A:(C) (3),(4)
B:(A) (1),(2)
C:(D) (1),(4)
D:(B) (2),(3)
答案: 【(B) (2),(3)】

6、单选题: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 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选项:
A:虽然Q和W是过程量,但由于QV =ΔU,Qp=ΔH,而U和H是状态函数,所以QV和Qp是状态函数

B: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它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量较少的低温物体
C: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
D: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 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答案: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

7、单选题:
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
选项:
A:增加、减少不能确定
B:增加
C:降低
D:不变
答案: 【降低】

8、单选题: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的描述是正确的?
选项:
A:Q=0,△H<0,△P>0
B:Q=0,△H=0,△P<0
C:Q<0,△H=0,△P<0
D:Q>0,△H=0,△P<0

答案: 【Q=0,△H=0,△P<0】

9、判断题:
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mJ-T一定等于零。此话对吗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dU=0,dT=0,而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dH=0,dT≠0。上述两结论对吗?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理想溶液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在下面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选项:
A:ΔmixU=0
B:ΔmixH=0
C:ΔmixA=0
D:ΔmixV=0
答案: 【ΔmixA=0】

2、多选题:
关于理想液体混合物,下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
A:理想液体混合物一定是无热溶液,但无热溶液不一定是理想溶液
B:理想液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所有浓度时都遵守拉乌尔定律
C:理想液体混合物是指所有分子之间的引力和分子体积都相仿的多组分体系
D:理想液体混合物可以是电解质溶液,也可是非电解质溶液
答案: 【理想液体混合物一定是无热溶液,但无热溶液不一定是理想溶液;理想液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所有浓度时都遵守拉乌尔定律;理想液体混合物是指所有分子之间的引力和分子体积都相仿的多组分体系】

3、单选题:
2 mol A物质和3 mol B物质在等温等压下混合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该系统中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1.79×10-5 m3×mol-1,2.15×10-5 m3×mol-1 ,则混合物的总体积为:
选项:
A:1.003×10-4 m3
B:9.67×10-5 m3
C:9.85×10-5 m3
D:D、 8.95×10-5 m3
答案: 【1.003×10-4 m3】

4、单选题:
由A及B二种液体组成理想溶液,A、B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A、p*B,x为液相组成,y为气相组成,若p*A > p*B( * 表示纯态),则:
选项:
A:无法确定
B:xA > xB
C:xA < yA
D:xA > yA
答案: 【xA < yA】

5、判断题:
判断:假设A,B两组分混合可以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说明 A,B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6、单选题:
主要决定于溶解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而不决定于这些粒子的性质的特性叫
选项:
A:一般特性
B:各向同性特性
C:等电子特性
D:依数性特征
答案: 【依数性特征】

7、单选题:
自然界中,有的高大树种可以长到 100 m以上,能够提供营养及水位到树冠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选项:
A: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
B:树干中微导管的毛细作用
C:营养和水分自雨水直接落到树冠上
D:因外界大气压引起的树干内导管的空吸作用
答案: 【树内体液含盐浓度高,渗透压大】

8、单选题:
20摄氏度时,将68.4kg的蔗糖溶于1000g的水中形成稀溶液,则该溶液的渗透压是
选项:
A:467000 Pa
B:无法确定
C:4670 Pa
D:46700 Pa
答案: 【467000 Pa】

9、判断题:
反渗透已经应用于海水淡化和纯水制备等领域,这种说法对吗?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10、判断题:
范霍夫公式只适用于稀溶液,这种说法对吗?
选项:
A:错
B:对
答案: 【对】
类似文章

友情链接: